|
|
|
分享一些冬季大棚種植西瓜的技術冬瓜育苗在大棚內進行,首先要保證育苗棚的溫度。采用聚氰乙烯無滴膜替代聚乙烯薄膜,使棚溫提高1℃~2℃,棚內可設置火墻、加熱爐等臨時加熱設備,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增溫。第二步要整理苗床,一定要消毒。然后配以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壤和不含葫蘆的前茬土壤。 播前準備 營養性土壤選用5年不種西瓜的棚土為宜。將肥沃的地膜取出7份,加入腐熟圈肥3份。所有的土壤肥料都需要篩分,充分攪拌;蛘呤前褍炠|農家肥提前10天撒入溫室大棚,灌溉翻耕,適墑過篩,即可。腐熟雞糞每立方米營養土10~15 kg,過磷酸鈣0.5~1 g。選擇營養杯(10×10) cm為宜。 養分土壤消毒以77%的可殺得與營養土按1:1000比例配制,或用50%多菌靈800倍液噴入營養土,攪拌均勻,或用20%移栽靈1500~200倍藥液噴灑苗床。 土壤中的營養杯營養杯距杯沿1~1.5 cm裝入營養土,填土不宜過淺或過深。將土壤裝入營養杯,擺成1.3米小畦,小壟之間留20~25厘米的走道,便于管理。 浸種催芽播種前1~2天浸種催芽。首先采用高錳酸鉀500~800倍液浸種30~40分鐘,取出洗凈,再放入50℃溫水浸種15~30分鐘,邊浸邊攪拌,用室溫水浸種24小時。種子取出后,用溫毛巾包好種子,置28℃~30℃催芽。白籽就可以播種了。 播種 給營養杯澆水播種前的營養杯澆透水。催芽種子在每個營養杯中放置1粒,覆蓋過篩營養土1.5~2 cm。 行政 播種前的管理。發芽前的溫度可以適當升高。晝夜溫差不要超過28~30℃,夜間不要低于10℃。如果連續陰天,一定要架火升溫,嚴防爛種。一個標準棚一般要生3~4個爐子,才能滿足溫度要求。 萌芽后管理。日間氣溫控制在25℃左右,夜間不低于12℃。風量要由小變大,嚴禁大起大落。 照明。苗期要多見陽光,既能消毒殺菌,又能煉苗壯苗,又能增強光合作用。多日不見太陽,則見光要緩。采用揭花被和人工噴水(20℃)的方法,防止弱苗凋謝。 噴灑防病。達到出苗標準,可以噴藥防治猝倒病。在使用的藥物中,每隔5~7天,可以選擇使用70%敵克松700~800倍液,也可以選擇50%瑞錳鋅600倍液或者72%普力克1000倍液,也可以選擇多菌靈600倍液。應以20℃的溫度配藥,噴灑均勻,藥物輪換。使用時可適當添加葉面肥噴施寶、磷酸二氫鉀等,以促進苗早發。 移植 真葉展開后2片可嫁接。移栽時必須對葉片進行消毒,否則容易發生病害,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。接穗時用專用夾子夾好接穗,7天后就能除去夾子,再長出2片真葉就可以移植了。 強化嫁接后管理。移植后1周內為傷口愈合期,棚內溫度應保持在20℃~30℃。在夜間18℃以下,應進行人工增溫,苗床嫁接后3~6天要密封,保持床內相對溫度,前3天要完全遮蔭,以弱散射光為主,第4天逐漸見光,6天后逐漸通風,7天后再取消遮蔭和加大通風。讓嫁接苗適應苗床環境。 加大災害天氣管理力度。在連陰、雨雪、寒流等惡劣天氣條件下的管理是育苗成敗的關鍵。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在寒流來臨前要做好保溫和增溫工作。雨雪天氣時,草膜上必須覆蓋二層膜。即使是陰天,也要盡量增加光照,不造成凍害。如揭膜后床溫下降,則應揭去草簾,于下午3時蓋上。如果床溫稍有下降,可以隨揭隨蓋。千萬不要連續幾天不揭蓋,有雨雪時要隨揭隨蓋草簾,長時間光照不足,可用日光燈進行人工補光。長陰乍晴后,揭膜要緩慢進行,否則容易引起閃苗甚至倒苗。如果發現幼苗萎蔫,立即覆蓋遮蔭,待瓜苗恢復正常后再取下。這樣重復幾次,直到不萎靡不振。揭去所有草薄膜,然后進入正常管理。 |